市委|市人大|市政府|市政协|市纪委
市情概览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政民互动 新媒体
当前位置:首页市情概览总体介绍正文

经济概况

【来源:bt365网址比分网网】 【作者:默认】 【2017-03-22】 【浏览次数: 】 【字体大小: 】 【打印】 【关闭】

2016年平度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
发布日期: 2017-03-22   来源: 平度市统计局
 
平  度 市 统 计  局
国家统计局平度调查队
2017年3月22日
 
      2016年,面对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和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,全市各级各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主动把握和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,借力中小城市改革发展东风,埋头苦干、奋发有为,统筹做好稳增长、促改革、调结构、惠民生各项工作,保持了经济稳中有进,民生持续改善的发展态势。
一、综合
      初步核算,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2.7亿元,增长8.5%,其中第一产业107.9亿元,增长4.8%;第二产业417.5亿元,增长8%;第三产业287.3亿元,增长10.7%,三次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13.3:52.5:34.2调整为13.2:51.4:35.4。
二、农业
     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96.48万亩,较上年减少1.5%;粮食总产量141.45万吨,下降2.9%,其中:小麦总产67.35万吨,下降2.5%。花生种植面积37.4万亩,增加8.5%,总产量11.2万吨,增加8.7%。水果产量31.1万吨,下降13.1%。
表1:2016年主要农产品产量
    产品名称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产量(万吨)
    粮食总产量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141.45
     其中:小麦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67.35
          玉米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73.7
花 生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1.2
      蔬菜(不含果用瓜)         257.5
水果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1.1
表2 :2016年主要畜产品产量
   产品名称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产量(万吨)
肉类总产量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17.2
其中:猪肉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7.4
禽肉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9.2
奶类产量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3.0
禽  蛋 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3.9
      全市完成造林面积971公顷,水产品总产量6865吨,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61.6万千瓦,耕地灌溉面积127.42千公顷。
三、工业与建筑业
      工业。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34.5亿元,增长9.3%;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61.3亿元,下降1%;实现利润109.7亿元,增长2.2%;实现利税179.8亿元,下降4.2%;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可比增长8.9%。
  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如下:
2016年          比上年±%
  船用柴油机      180台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 -52
    空调         190.9万套            19.7
冰箱         218.6万台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2.4
冷柜         108.2万台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12.4
洗衣机       47.3万台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64.9
啤酒         47万千升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10.8
黄金         1730千克                -5.3
饲料         33.3万吨                -13.1
    轮胎         941.1万条                5.9
水泥         65.3万吨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    7.4
      轻工业完成产值812亿元,增长11.4%,重工业完成产值1022.5亿元,增长7.6%,轻重工业比例为44.3:55.7。
      城区、平南、新河三大板块共集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90家,占总数的60.8%,完成产值998.5亿元,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4.4%,增长10.4%。
      家电电子、食品加工、特色化工和机械配件四大特色产业集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14家、占总数的64.6%,完成产值1224.7亿元,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6.8%,增长10.6%。
      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产值430.7亿元,增长14.9%,增速高出规上工业5.6个百分点,拉动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3.3个百分点。
      建筑业。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30.43亿元,可比增长6.47%。
四、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
      固定资产投资。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78.3亿元,比上年增长14.8%。分产业看:第一产业投资8.3亿元,第二产投资658.3亿元,第三产业投资111.7亿元。
     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1322个,计划总投资959.2亿元,增长7.58%。其中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67个,累计完成投资87.4亿元,增长33.4%,占投资总量的11.2%。
      房地产业。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43.1亿元,同比增长4.4%,竣工面积36.8万平方米,同比下降70.3%,房屋施工面积549.4万平方米,同比增长5.36%,其中新开工面积171.1万平方米,同比增长31.9%。实现商品房销售10990套,同比增长41.6%,销售面积120万平方米,同比增长52.7%。
五、交通运输、邮电和旅游业
      道路交通建设。全市境内县、乡、村级公路里程达到5018.191公里。其中高速公路197.778公里,国道86.292公里,省道388.141公里,县道376.461公里,乡道525.177公里,村道3444.342公里。公路沥青路面公路里程达到1384.551公里;水泥路面公路里程达到2425.294公里。全年累计投资4亿余元,完成13条道路大修,23条道路中修,136条道路网化连通,6座危桥的拆除重建工程,施工道路总长达364公里。
      公共交通运营能力。城区公共交通线路达到26条,共有运营车辆443辆;城乡公交一体化线路达到49条,共有运营车辆438部;全市各类线路班车共有运营车辆176辆,客运出租车共有营运车辆234辆。
部分贫困(偏远)村开通公交线路。累计投资1900余万元,新建设公交场站10处,开通公交线路11条,购置公交车辆28部,60个具备安全通行条件的贫困(偏远)村通上公交车,切实保证行政村半径 2 公里范围内覆盖公交的惠民措施落到实处。
      电子商务物流。相继引进京东、阿里巴巴农村淘宝、顺丰等大型电商和物流企业。其中,京东平度县级服务中心开设村级服务站200个;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开设村级服务站201个;顺丰物流在云山设立仓储分拨中心;中国邮政“买卖惠” 农村电商平台设立平度农村电商体验馆1处,以及市仓1处、镇仓30处、村级服务站1530处。
      邮电通讯业。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额1.99亿元,增长11.92%,电信业务总额6.6亿元,下降2.9%。订销报纸11.3万份,增长7.6%。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19.98万户,其中城市用户4.9万户,农村用户15.08万户。全市移动电话用户131.9万户。全市互联网用户115.7万户(含手机上网用户)。
      旅游。接待国内游客450万人次,实现旅游总收入19亿元。A级旅游景区3处,星级住宿餐饮酒店7家,省旅游强镇5处,省旅游特色村(点)31处,青岛市旅游特色村(点)16处,旅游咨询服务中心3家,旅行社及门市部43家,全市拥有旅游住宿接待床位2.5万个。
六、国内贸易
      全市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86.3亿元,增长10.32%。其中,批发业实现零售额46.6亿元,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93.7亿元,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6亿元。
      全市限额以上单位实现:汽车类零售额19亿元,增长8.5%;粮油、食品、饮料、烟酒类零售额6.4亿元,增长16.4%;服装、鞋帽、针织纺品类零售额2.74亿元,增长29.7%;金银珠宝类零售额1.2亿元,增长30.5%;日用品类零售额1.05亿元,增长9%;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1.56亿元,下降2.7%。
七、对外经济
      招商引资。全年共批准利用外资项目50个,下降13.8%;合同外资额69765.7万美元,增长4%;实际利用外资58042万美元,增长1.17%。引进过千万美元外资项目30个,平均投资额2905.05万美元。全年新增内资注册项目159个,实际利用内资279.1亿元,增长9.4%。
      外贸出口。全年实现进出口总值21.7亿美元,同比增长10.7%,其中出口总值17.9亿美元、增长12.1%。出口额列前三位的商品分别是:农产品出口5.5亿美元,机电产品出口4.6亿美元,纺织服装出口2.2亿美元。我市与15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直接的经济贸易关系,出口前四位的市场分别是:出口韩国5.7亿美元,出口美国3亿美元,出口欧盟2.9亿美元,出口日本1.4亿美元。2016年我市有进出口实绩的自营进出口企业达到553家,其中进出口过千万美元企业50家。
八、财政和金融
      财政。全市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9.8亿元,增长13.9%。全市完成税收收入49亿元,增长12.4%,其中国税完成27.2亿元,增长23.1%;地税完成21.8亿元,增长1.4%。全市实现民营经济税收35.5亿元,增长0.6%;其中个体私营经济完成税收13亿元,下降27.4%。
      金融。全市金融存款余额607.4亿元,较年初增加(下同)62.4亿元,增长11.46%。其中住户存款余额440.9亿元,增加35.8亿元,增长8.85%。银行业融资总量363.2亿元,增加70.1亿元,增长23.9%。其中住户融资131.1亿元,增加19亿元,增长16.97%。
九、科学技术和教育
      科技事业。创建山东省“创新驱动助力工程”示范区。认定国家级“星创天地”5家,建成青岛市级创业街区1个,建成平度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,建成众创空间4家。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2家,入选青岛市“千帆计划”培育企业40家。3个项目获青岛科技进步奖励,1家企业获第五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〔青岛赛区〕二等奖,1家企业入选省第三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培育库,认定葡萄新品种2个。列入青岛科技惠民计划2项,建成青岛市唯一一家涉农院士工作站。认定国家“万人计划”2人,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人。成功创建“山东省知识产权示范市”,全年发明专利申请1800件,授权60件。首所科技馆“蓝树谷科普教育基地”正式建成投入使用,被命名为山东省三星级科普教育基地。
      教育事业。年末全市共有学校173所,教职工12495人,在校生13.77万人。其中,高中6所,在校生2.06万人;初中43所,在校生3.70万人,比上年减少1208人;小学121所,在校生7.38万人,比上年减少2004人;职业学校2所,在校生0.62万人。学龄儿童入学率100%,初中入学率达100%。普通高考一本达线3140人,再列青岛十区市第一;职业教育中德双元制第十阶段合作办学顺利签约;民办教育被誉为“平度样板”,开全省之先河;青岛农业大学(本科院校)成功落户平度;教育社会满意度连续6年居青岛十区市第一。
十、文化、卫生和体育
      文化事业。全市共有各类文化机构47处,其中影剧院2处,文化馆1处,科技文化中心18处,博物馆5处,图书馆(含乡镇图书室)21处。全市推出形式多样、内容健康的群众文化活动229余次,其中大型文化活动140余次,各类艺术团体演出318余场次,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。全市标准化村文化活动室达到1800个。
      卫生事业。18个镇(街道、开发区)的村级卫生室开展了镇村卫生一体化管理,建立了防保站,全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。年末全市共有医疗机构1119处,其中公立医院、卫生院35处(含妇保院),民营医院19处,厂企学校卫生室29处,个体诊所95处,门诊部18处,村级一体化卫生所923处。各类医疗机构拥有医疗床位4652张,卫生技术人员2732人,其中中级以上技术人员1452人,占53.14%。
      体育事业。全市开展“全民健身健步行”、“自行车踏频赛”、“太极拳”展演交流等多项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20余场次。向青岛市以上体育部门输送高水平运动员40余人。2016年平度籍运动员竞技体育成绩:马振霞获得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女子10公里竞走个人、团体冠军2枚金牌;陈晓芳获得第三十一届世界军人锦标赛女子60kg级摔跤比赛金牌;姜乾乾、綦改革获得亚洲女子英式橄榄球锦标赛金牌;郭磊获得亚洲男子青年排球锦标赛金牌;马浚仪获得全国田径锦标赛800米金牌。
十一、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
     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。统筹实施道路、供热、燃气等项目70余个。环城路、杭州路等13条道路相继贯通,胜利路、赣州路等12个项目正在全面建设中;新建停车场10处,增设停车泊位1100余个;增加、改造供热面积159.4万平方米,新建燃气管网45公里,1.6万户家庭享受到了“暖到家”,6053户家庭用上了洁净、高效的天然气;开展了植树增绿行动,新增绿化面积44万平方米;围山河公园、城市水系整治及奥体中心项目顺利推进;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成并试运营。
      安置房建设。全市共实施安置房建设项目19个,规划建设安置房约1.2万套。截至2016年底, 11个项目、6025套房屋选房回迁,有7个项目正在主体施工;有1个项目正在基础施工。全市共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000户。
      农村厕改。制定了《农村无害化卫生改厕工作实施方案》,在整村试点基础上,全面展开农村改厕工作,2016年共完成农村厕所改造6.5万座。
      城市管理体制机制。开展了市容秩序、环卫园林、市政设施三大整治。依托数字化城管平台,推进城区市容环境集中整治,打通“栓路”8条,设置便民摊点群17处,民生摊点45处,拆除违建2.6万平方米,美化强弱电箱体1000余处、墙体7.1万平方米;实施环卫园林管理市场化运作,道路保洁和园林绿化更为精细化;城乡环卫一体化顺畅运转,日均转运处理生活垃圾1000吨以上,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100%;市政设施“保健式维修”初见成效,设施维修及时率100%;深入开展“物业管理宣传年”活动,行业整体服务质量再上新台阶。
      环境保护。全年大气环境质量中PM10年平均值0.094毫克/立方米以下;二氧化硫年平均值0.020毫克/立方米以下;二氧化氮年平均值达到0.036毫克/立方米以下。全年大气环境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255天,占69.6%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83.3%;地表水环境功能区(认证点位)水质达标率100%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3.5分贝,城市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66.5分贝。顺利完成了1号子站搬迁,此项工作可更好的监测我市空气质量。
      城市平均每天供水量6万吨,增长7.4%。城市全年实际用水量1854万吨,增长9.8%;其中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分别为588万吨和971万吨,分别增长16%和6%。
十二、人口、社会保障和人民生活
      人口。年末在平度居住半年以上的常住人口137.26万人,其中,城镇人口53.72万人,农村人口83.54万人,全市城镇化率达到39.14%。卫计局数据显示,全年新出生人口18922人,出生率为13.6‰;死亡人口9769人,死亡率为7‰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.5‰。
      就业和社会保障。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.4万人、同比增长6.7%,新增创业1053人,同比增长36.1%,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.5%以内。全市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7.86万人,其中企业职工参保10.02万人,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参保2.36万人,城乡居民参保95.48万人;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8.6万人。征缴各项社会保险基金38.39亿元、同比增长10%,支出34.12亿元、同比增长15%,做到了应收尽收,应保尽保。
      城乡居民收入。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33元,增长8.54%;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569元,增长9.06%。其中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59元,增长8.40%,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760元,增长9.00%;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23元,增长7.43%,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307元,增长7.93%。
      (根据国家统计局《关于进一步规范平均工资数据发布的通知》规定,我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数据须在全国、全省数据发布之后才能发布。)
 
 
 注:1、公报中统计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。
       2、全市GDP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,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。根据《三次产业划分规定》(国统字〔2012〕108号),2015年将农林牧渔业中的农林牧渔服务业,工业中的开采辅助活动以及金属制品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等三个行业划入第三产业。根据新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和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,对2013年以来数据进行了修正。
       3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企业;限额以上贸易企业为批发业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、零售业500万元及以上、住宿和餐饮业200万元及以上的单位;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统计的起点标准为计划总投资额500万元。
       4、战略性新性产业根据国家规划,现阶段主要包括节能环保、新一代信息技术、生物、高端装备制造、新能源、新材料、新能源汽车等七个领域。
       5、常住人口包括:①住本户、户口在本乡镇街道的人(含户口在本户,外出不满半年的人);②住本户半年以上,户口在外乡镇街道的人;③住本户不满半年,户口在外乡镇街道,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;④住本户,户口待定的人。
       6、2015年以来,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采用新的统计制度及数据处理方式,新老制度的数据在指标名称、口径范围上有较大差别,新口径数据不能与老口径数据对比。原“农民人均纯收入”调整为“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”。
       7、资料来源:本公报中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;就业和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市人社局;金融数据来自人民银行;水产品、灌溉数据来自市水利水产局;林业数据来自市林业局;农机等数据来自市农机局;公共交通、道路交通数据来自市交通局和公路局;邮政数据来自市邮政局;固定电话、宽带、移动电话等数据来自联通公司、移动公司和电信公司;房地产业及城乡建设情况来自城建局;供用水数据来自自来水公司;招商引资、外贸出口数据来自市商务局;旅游数据来自市旅游局;教育、体育数据来自市教体局;科技、专利数据来自市科工局;文化事业数据来自市文广新局;卫生数据、出生及死亡数据来自市卫生计生委;环境数据来自市环保局;城乡居民收支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平度调查队;其他数据来自市统计局。
 

平度市委、市政府主办 版权所有,未经许可,禁止复制和引用
信息产业部备案:鲁ICP备05049961号    公安【E网平安】备案:37020020050251